对于不育的夫妇,选择一个优良的精子(供体),生一个聪明的孩子,这更是他们迫切的要求。国内开展人工授精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,各省市各种精子库也相继设立。但是,作为“名人精子库存”的建立,则确属新鲜事。
现状调查:捐精者多数是大学生并非白领
据知情人士透露,广东省人类精子库的捐精者每年有几千人,其中95%以上的精子来自大学生。为什么大学生比白领更受青睐?其中一个原因是,白领工作太忙,整个捐精过程持续八九个月,他们根本没有那样多时间。其实,白领也是大学生变来的。一些刚刚毕业的年轻白领身体状况也不差,但是在职场熬个十几年,肯定不如以前。大学生与上班族相比,压力比较小,身体也更健康,这对精子质量更有利。
专家解释:合格精子的标准
首先,精子浓度要达到6000万个/毫升,但是我们常人的标准是1500万个/毫升,它是常人的四倍。其次,精子形态学(是指正常精子与生理及病理范围内的变异精子所占的比例)的标准是正常人的十几倍;最后,精子活动率要达到60%左右,这三项标准要同时达到,所以基本上我们国家对供精者的要求是全世界最高的。
专家介绍:捐精不会影响健康
取精对健康不会有影响的,古人云精满则溢,20-40岁的正常男性,每周2-4次的排精,并不会影响身体。另外,专家表示,按照精子库管理规定,每位捐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让5位妇女怀孕,5名妇女的限制是经过流行病学研究后计算出来的,理论上确实有可能出现近亲结婚,但实际结果几乎是零。”
专家发言:名人精子未必好!
1、名人大多年龄大,精子正常率下降
由于我国的国情限制,往往成为名人时,他们基本已到不惑之年。当一个男人40岁以后,睾丸的重量就开始明显减轻,部分生精细胞开始萎缩,50岁以后,曲细精管的1/3已丧失生精能力。到了一定的年龄,精子会减少,正常率下降,这是自然规律。因此,名人的精子也未必好!
2、名人未必身心都健康
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较全面的说法是,所谓健康不仅指躯体上没有疾病,而且是体格上、心理上、精神上对社会完好的适应。生殖健康亦如此。如果单是强调名人基因,忽视环境,就违背了生殖健康的原则。我们没有看到哪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父亲也获得诺贝尔奖,倒是看到不少的名人后代出现各种各样的智力低下。有了名人的精子并不能促使下一代智力超群。
3、名人效应影响孩子后天教育
未育夫妇一旦面对“名人精子库存”,就容易寄厚望于刻意追求名人精子的生理效应,常常容易忘却、忽视对孩子后天的培养、训练、教导,不鼓励他努力参加社会实践,整天将“宝”押在名人精子上,盼望子女成为专家教授、明星天才,结果是适得其反:名花结俗果!
解析:名人精子能生出名人吗?
名人精子能生出名人吗?现在很多不孕不育的家庭会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去实现做父母的愿望,我国开展人工授精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,许多省市相继建立了精子库,为男性不育的夫妇实现了做父母的梦想,现在也流行一些名人精子库,可名人精子能生出名人吗?下面就来了解一下。
有些医疗单位或研究机构推出“名人精子库”,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。借助“名人”的精子,生一个歌星、影星、体育明星、画家、企业家、科学家……特别在人们比较重视优生的现在,的确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。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泼、聪明可爱,长大后成为有作为、有影响的“名人”?
大家知道,名人不是天生的,一般等到成名家时大都已进入不惑之年,早已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(25—29岁)。科学研究表明男子过了40岁,睾丸的重量就开始明显减轻,一种很重要的雄激素——辜酮水平下降,部分生精细胞开始萎缩;进入50岁以后,睾酮水平急剧下降,预示着男子更年期的到来。此时,睾丸部分丧失了造精能力,精子数量减少而畸形率上升。“名人精子库”对名人的年龄规定是60岁以下,可想而知其精子未必都是“优质产品”。
翻开古今中外史册,我们确实会看到,一些“书香门第”出身的孩子很聪明,但是,名人生出的孩子不一定都聪明,倒有不少智力平平,甚至是先天性痴呆或病残儿。唐代大诗人李白、杜甫,并没有生出个也当大诗人的神童;世界知名的大艺术家梵高,最后却成了疯子;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父辈们极少曾获过如此殊荣的,其后代也未必都能成为科学家。
谁都知道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:生儿育女是男女双方的事儿,缺一不可,即使供精的名人生殖健康,精子100%合格,如果受孕的女方生殖并不健康,卵子存在问题,又怎能孕育出健康的孩子呢?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方面有所建树的名人,是否具备优秀人才的素质,或者在德、智、体、心理等方面是否优秀。
中国精子库面临困境:捐精者少且精子质量不佳
9月的上海人类精子库,被一则消息困扰:“因为高品质的捐赠精子短缺,上海人类精子库在2009年以前将不再接受试管婴儿手术的预约。”受此消息影响,有关“中国男人不行了”的猜测再次浮出水面。
受“精子短缺”困扰的精子库远非上海一家。数据显示,2006年,广东有1600对夫妇排队“求精”,只有300对被幸运轮上。
本报调查得知,如今的精子库主要靠大学生供应,困扰精子库的问题有两个:一是合格的捐精者不足,二是精子质量不佳。
另外,很多捐精者摆脱不了内心的束缚,拒绝乃至反对捐精。有人甚至担心十几年后,突然跑出几个小孩来管自己叫爸爸;有人说再穷也不能用这个来换钱,否则被人家知道肯定要被鄙夷,弄不好连女朋友都找不到。
最早报出上海精子库精子短缺是在9月12日,“因高品质的捐赠精子短缺,上海人类精子库在2009年以前将不再接受试管婴儿手术的预约。”
2009年以前暂停预约
在如今的上海,每年都有数千对因丈夫无精或少精的夫妇,通过上海人类精子库实现了怀孕生子的梦想。
相对于受到幸运女神眷顾的人们,由于精子短缺,更多无子夫妇却在等待,等待有人给他们捐献合格的精子。许多人的梦想因此被推迟到了2009年,或者之后。
据了解:上海至少有10万对夫妇因不孕不育需要就诊,其中男子无精或少精占半数。报道明确指出,上海精子库每年为2000对夫妇实施人工授精,而每年来上海“求子”的夫妇则多达5000对。
推荐阅读:
·捐精并不神秘直击捐精全过程
·“捐精”公益广告贴进厕所多数人误认为小广告